斩获金牌,进入北大,看衡水大神是如何学化学竞赛的!

0

本文作者为刘锦涛,高中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在2015年第29届化学竞赛决赛中获得金牌,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他详细地总结了自己学化学竞赛一路以来的经验心得,从入门到各个知识模块应该如何学习;从省选准备到金秋营体验;以及他是如何平衡竞赛和高考。希望他的经验能帮助即将步入化学竞赛或仍在化学竞赛的道路上拼搏的你们。

本文讲述的仅为我自己的学习历程,并不代表文中的经验心得适用于所有人(这很重要)。同学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进行调整。(另外,竞赛学习不能靠一时的冲动,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量的积累才是质的变化的关键。)

关于入门

可能和大部分人不同,我的竞赛入门来自于元素化学。

当时高一刚被分入竞赛班,老师还在快马加鞭讲高中化学内容,课程压力还没那么大,晚自习的时候就抱着绿木头(Norman Neill Greenwood)老先生的《元素化学》,简单有趣又不会被老师认定为看闲书~

遇到不懂的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就到无机化学中去寻找。讲无机的书,市面上常见的几本都可以看一看,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足,取长补短就好。

而化学原理是用来解释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论,元素化学就相当于化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最好放在一起去学习。

所以,推荐大家在学习完无机原理之后,趁热打铁去学习元素化学,并尝试着用已知的无机原理去解释元素的一些性质,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于有机化学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才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当时用的书是《基础有机化学》,很有分量的书。其他有机书也看过一些,但感觉上都没有《基础有机化学》讲得透彻。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有机化学只学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每次看都可以从细节处发现一些以前从未想到的知识。

有机化学大家也容易陷入到“记反应”的阶段中,但反应千千万万,总不能全背下来。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反应机理来学习有机反应,总结各个官能团能发生的反应的机理的相似的地方,从而构建起对这个官能团反应性能的认知。

有机进阶的书也有很多,书上记录的有机反应也很多,但不管是用哪本书进阶,都是要从反应机理中寻找相似之处,扩展自己对官能团反应性能的理解

关于结构,物化,分析

结构和物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同学们绝大部分没有足够的数理基础去读懂其中的某些内容。因为本身这些书是面向大学的教材而不是面向竞赛生的教材,那么这部分读不懂的东西如果不是学有余力就不需要去刻意学习。

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只建议学一些较为简单的微积分来帮助物化的学习。而且无论是初赛还是决赛,不会对数理基础有过分严苛的要求。

分析化学,初赛要求的是容量分析部分,只有到决赛才会对仪器分析有一些要求。

当时大概是在高二下半学期开始学习结构和分析,结构用的《结构化学基础》,分析化学用武大的或者北大的都可以,掌握常见容量分析方法就好。

而如果要考实验,那么不可避免的要考察分析化学实验,就需要对分析化学书上的内容有更深入的学习。

关于看书和做题

关于看书,说是看书,其实更有效一些的方法是“抄书”,就是在本子上记一些要点的东西。至于原因,很简单,拿着书看很容易犯困,当你要从书上总结而不是机械地抄写,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

关于做题,我们当时学竞赛时,做测试题、判卷子、讲题,这些流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

参与判卷子,能知道考点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答案可以给分,什么样的答案不能给分,都能有了解。通过讲题和讨论,能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于省选

各个省情况不一样。

对于省选考理论的省份,当然是要询问往届学长省选题的风格,能找到往年题自然更好。有的省份,省选是由省里的某个大学组织命题,可以考虑找一下这些大学往年的考研题,有利于理解老师的出题风格。

而如果省选要考察实验,目标冲击省队的同学最好在初赛之前就开始准备。

实验是需要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包括合成实验和分析实验,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分析实验,对精密度的要求很高。

如果高中实验室条件不足,可以考虑寻找机构或者借用大学实验室来练习。如果真有练习实验的需要,这些事情还是要交给教师或者家长去联系的。

关于金秋营

我只参加过北大的金秋营,15年的北大金秋营,个人感觉难度比决赛要高。当时第一天考有机和数学附加题,第二天考无机物化分析。

注意:有的题会在考试前的讲座里出现!比如当时考试前的讲座,有讲萤火虫素发光,没讲具体机理,但我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萤火虫素,在讲座时给坐在旁边的同校同学讲了萤火虫素的氧化发光机理,并因此为自己挣到了一顿晚饭。

关于高考

除了竞赛保送的同学外,绝大部分学竞赛的同学最终都是要高考的,虽然说拿到降分的话,高考压力可以小很多,但依然还是有高考压力在。

所以高中时,老师们一致要求,学竞赛的同时不能落下高考课!这样的举措使得同学们竞赛退役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到高考复习之中,大部分同学也都考上了理想的高校。

对于我来说,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很不理想,成绩基本上在班里占中游,考完决赛后回学校第一次月考,分数只有五百三四十的样子(印象不太深刻),基础不好也要慢慢补。

转折点大约发生在高考前三四个月,当时在课余自学了一段时间的高数,然后数学物理成绩开始有较快的提升。(这里只是表达对我有这样的效果,不代表适用于所有人!)

而且理综卷考,有竞赛的基础在,可以比别人更快地做完化学部分的题目,这样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细细地琢磨其他题目。

如果你在化学竞赛学习的路上也有感到疑惑或迷茫的时候,欢迎加入质心化竞大家庭,和化竞老师、化竞大神,以及一群学化竞的小伙伴,一起互动答疑、刷书刷题、共同进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