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省一进省队大佬,化学竞赛国初最后一个月都在复习什么

0

仅剩一个月国初考试就要开始了,然而,依然有不少同学在盲目跟风,别人刷什么书自己也刷什么,完全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

在最后一个月的关键阶段,如何复习、复习什么,直接关系着你9月份的国初是拿省一冲省队,还是被打回原形。化学竞赛国初最后一个月如何复习?

今天,质心姐姐特地邀请了今年的国奖得主陈雅松学长(2018年入选四川省省队,决赛银牌,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他结合自己当时的复习经验,详细整理了9点国初考前备考攻略,希望能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帮助到大家。

回归基础,降低重心

国初真正的难题其实没有多少,更多的是在考察大家的思维严密性和知识迁移能力。后者首先要求对基础知识有足够熟练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无论你之前看了多少高难度书或刷了多少偏难怪的题,在最后一个月都应该以最基础的教材为主线

比如我当时就把蓝皮(北师大)、张祖德、普无、结基和裴巨本都过了一遍或以上。当然,并不是完全不看别的书,毕竟对于有一定水平的同学而言,一直看最基础的书可能有些煎熬

在看书时,一方面,专门横向摘集多本书中的细节或自己遗忘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考查理解会更深刻,另一方面,基础本身比较好的同学也应该保持接触有一定难度的书籍。我也常穿插格林伍德、高无结、战略等书,但看的时候要尝试与基本知识联系,比如某个人名反应,如果要考,应该联系哪些基础有机知识等等。

另外,像结基、裴巨本的习题都是很有效的复习资料,千万不能忽略!总之不要把复习的重心抬高,因为基础让你心里踏实,踏实让你稳定。

勤于动笔,保持状态

无论看什么,动笔都是必须伴随的动作。当然,最后一个月时间比较紧迫,不可能做很多新的笔记,但动笔不局限于系统或工整地抄书,在复习书本时用一些彩色笔勾画,或在草稿纸上跟画结构或者跟着写方程/机理,甚至可以在书上写下心中的吐槽,而计算类的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动作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否则看书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在这些过程中还可以提炼出一些考前速览”(往往是一些背记性内容,比如各种类型的八面体配合物的异构体数目)。如果长时间不动笔,自己的状态就难以保持,考试时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所以尽量手、眼、脑并用,这样的复习才更高效。

质量优先,确保落实

在实行复习计划时,可能会发现在有限时间内根本完成不了自己宏大的设想,不要紧,大多数人都会这样!书是看不完的,题也是做不完的,但考试不决定于你看了或做了多少,而决定于你真正掌握了多少。

所以在数量与质量冲突时,请果断选择质量,确保已经在做的事情完全落实,不要遗留到下一次,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也不要焦虑,要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那些你落实了而别人没落实的地方就是考点!那些你没来得及看的东西别人也未必来得及看!

注重细节,规范习惯

冲刺阶段要想大幅提高实力是比较困难的,卷面上想要提分可以依靠注重细节和合乎规范来做到的。

在考试中,硬实力决定你的下限,而对细节的把握和良好的规范决定你的上限。

细节既包括了书上或曾在其他地方出现过的知识细节,也包括题目的描述细节,还包括解题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基本概念问题,以及答案表述上的细节(比如方程式产物的存在形态、计算类题目对公式、单位和有效数字的要求等等)

而规范也不局限于书写格式,还包括思维过程的严谨规范,以及文字类题目用语的准确以及思考角度的全面等等。

思维过于跳跃可能会遗漏一些关键信息或步骤,导致整个题目出错。

比如32届国初Ge那道题,有的同学看见6mol/L盐酸酸化的溶液中通入H2S沉淀就坚定地相信是As,之后忽略了数据的不太大的误差和所谓的门捷列夫,在错误的思考方向上不断强行说服自己,结果当然是凄惨的……

这说明了在分析问题时的习惯和对题目条件的运用不够规范,导致在考场压力下出现了平时看来很的想法或决定。

好的规范习惯不仅可以减少考试时卡壳的可能,还可以使你考后的估分比较接近实际得分(我当时的估分和实际得分就完全一样)

反思旧题,适量练题

相信很多同学到此时已经刷过了大量的题目,在这个阶段,我个人不建议再刷大量的新题,应开始慢慢向系统回顾之前所有的模拟卷这个方向倾斜(个人认为有一周左右过渡期会比较好)

对于过去的错题,不仅要动笔重做,还要多静静思考自己扣分的内在原因——不一定是不对的原因,但要想清楚不得分的原因。写下心得体会,并好好总结过失性失分,也可以写成考前速览

对于新题,适当练习保持手感即可。不需要刻意去做一些很简单的题,如果要做简单的题增长信心的话——做近五年真题~(当然如果你到现在都没把近几年真题做完,就抓紧时间做吧!)

另外,做题一定要定时,即使提前做完也要检查满三个小时,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找空教室空桌子在上午9点到12点全真模拟考场(当然这不是很重要)

稳住强项,突破弱点

后期复习可以找准一个弱势板块突破性地复习,即要有针对性。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往往难以做到全面,所以大胆取舍,强势的板块或内容稳住即可,不需留太多时间,把省下来的时间集中到一个方向上,就算有多个弱势的方向,也不要好高骛远,一次只针对一个,逐个击破,而不是全线对抗,否则难以见效。

研究真题,明确标准

后期可以多看看近五年真题,横向比较,看每一个板块的考点分布和变化,再对比考纲。这可以指导你的复习方向,但也仅限于指导。记住,不能完全相信任何预测!!!

人们猜测的东西,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没有发生就是零,可以从真题中总结命题人对考生要求的方向,但不能总结出下一次的考法!实际上,此时研究真题最大的价值在于明确很多有争议的问题的标准。

比如单位和常数的使用(100kpa or 101.325kpa)、方程式反应物/产物存在形态(答案怎么给,除了答案还有哪些给分,为什么给分)、结构图/示意图的要求(有的图是只要画到某一些构图要素比如正确的配位多面体就可以得到一部分分等等)、有机对立体异构的要求程度(国初一般不会过于注重)……

总之平时做模拟题时出现的标准问题,都可以在真题中寻求参考,毕竟有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但考试的作用决定了有的合理答案不能得分——即不符合出题人的意图(极端例子:32届初赛橡胶)

所以习惯国初的评判标准,揣摩出题人的想法是研究真题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调整状态,建立自信

冲刺复习中不免会有各种状态不好的时候,若感觉学习效率低下,不要强迫自己,采取适当的策略,主动调控自己。

我用的方法很简单——教室里练字,教室外跑步,别的时候睡觉(反正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效果,但因人而异)

总之状态是自己找出来的,临考时自己的状态是影响考试的最直接因素,学会掌控自己的状态,你就掌控了这场考试。

而好状态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自信,如果你最近的模拟题都做得比较好,就要相信状态的惯性定律”;如果最近做题成绩不佳,就要相信运气的守恒定律

国初对很多同学而言是有很大意义的,要相信自己对此长久以来的期盼和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的,外界的干扰和打击都只是对自己暂时的考验而已,永远保持自信,不要畏惧国初,它不过也就是一套题,搞定它不是难事!

清心静气,华路可依

王国维曾说,人生有三境,同样,在化竞的冲刺备考中也有三境界,清心三境界——清懒惰之心,清烦躁之心,清急功近利之心。

清懒惰之心,需要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佐之以明确的计划,不能浑浑噩噩,被时间或教练的安排推着走,要主动寻找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才能找到状态

清烦躁之心,既是清除焦虑,也是清除浮躁,不要总是为未知的事情想来想去,更不要为没完成的计划焦虑不安,哪怕解决掉一个问题,也是在变得更好,这样你的复习才会充实

清急功近利之心,越临近考试,越要轻视可能的结果,去享受这个过程,对于很多高二的同学而言这或许是化竞的最后一段美好记忆,要让它一直美好就不要让它联系太多功利,这和有目标不矛盾,朝着目标的方向脚踏实地,无问西东,清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平和地迎接考试,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祝愿大家能在最后一个月里找到最佳的状态,自信地迎接国初,也祝愿大家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获得圆满的结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