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国集巨佬:每一个竞赛生都是人间宝藏

0

本篇文章作者是何辞(昵称),来自河北,在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夺得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至北京大学。

回顾自己的竞赛生涯,他有一些感受和经验想分享给还在努力的你们。

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34th CChO决赛结束了。虽然对自己全国40多名的成绩略有些遗憾,不过好在也并没有辜负一些期望。回想这两年的竞赛生活,有许多话想对后来之人说。​​

竞赛经历​​

​​

我对化学竞赛知识的最初接触是在初中化学课上,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我拿着一道关于Sc的电子排布的题质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有9个电子?老师您不是说电子不能多于8个嘛。”然后,老师给我讲了构造原理和洪特规则的一些知识(虽然当时真的是没太听懂),趁着别人在午睡,我画了一张元素周期表,把每个元素的电子排布都写在了上面。当然对于Cr,Cu等特例我当时也并没有关注。之后我对化学的理解也是仅仅停留在初中水平。

在高中开学之前,我们学校对每个市排名靠前的学生举办了一次夏令营,重点介绍竞赛知识,我也是在这里再次学习了构造原理,从此便结下了我和化学的不解之缘。​​

总的来说,自己的竞赛经历并不像很多人所描绘的那样刻苦努力,虽然之前经常自闭,不过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罢了。学长给的一幅图就很生动形象:​​

当然学竞赛少不了到处旅游(划掉),我们在济南穿过大街小巷,在湖南喝过茶颜悦色,暮色四合间我们也走过湘江大桥;在南京逛过万达广场……每次外出培训都会遇见有趣的人,发生好玩的事,也遇见过许多有趣的教授:上课讲因式分解的张祖德教授、上课讲段子的孙兴文教授、还有湖南师大几位方言说的极好的教授(​​

搜图编辑​​)。两年的竞赛生活中,几位可爱的学长也陪我们一起度过,从寒假到暑假,他们从未缺席我们的进步。还记得准备国初的最后时刻,我们的生活就是考试-讲题-被学长骂。为了缓解我们紧张准备国初的压力,学长经常带我们打羽毛球做趣味实验(虽然我羽毛球经常被学长干碎实验也经常失败),那段时间里,我们所有人的水平都在飞速增长(虽然我现在还是这么菜qwq)。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得以进入各大竞赛群,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这里有一点我很想跟大家讲,就是电子设备的合理使用。我是一个河北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电子设备是基本不可能碰到的,然而疫情这个变数迫使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学习,记得当时我特别喜欢在Crystalmaker上看晶体结构,还会把每个晶体的空间群标注在文件名里,这样加深了我对晶体结构对称性的理解。​​

​​

不过要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是要多加钻研。化学竞赛毕竟是一门竞赛,它不仅要求你对记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你对原理,性质的深刻理解,这中少不了自己的刻苦钻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对于学习永远不会过时。书上你看不懂的内容,按照他的步骤解一道习题,你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这点在我看大本的时候深有体会。当时的思路是先看个大概再统一做题,虽然想的很好但是实现起来便出现了问题,知识点看一个忘一个,无法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导致我初学有机时进度和水平跟不上同学,最后国初时两道有机压轴一分没混到,糖也成功白给,最后分数和前面发帖的森神差了30分,国初拿到省二130名左右,倒也不是意外。

事实证明,水平的增长完全可以在高二一年实现,这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在整个高一,我都没有落下高考课程,基本没有出过年级前十。从高二开始,竞赛生就开始不参加年级统考,老师也放宽限制,开始冲刺竞赛。结基、中无、Weller、高无结;JJLi、Art、战略、策控……一本本地翻看学习,我们的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到了下学期就开始疯狂做题:胡波题、岛题、COBP、Chemy、HChO、以及质心等各大机构的模拟题,加起来怎么也有三四百套。之后我便踏上了国初考场,也取得了全省前三的成绩。至于国决的准备,由于本人进了省队之后就开始各种划水,就暂且不谈。​​

经验分享​​

最后嘛,我也有一些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化学原理部分,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计算量,34th CChO理论Ⅰ的物化题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今年的决赛上很多人在这道分值不大的物化题上折戟。计算题会有很多坑,有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是全题爆零。这部分的分数你拿到是不亏,拿不到是血亏。

🌸结构部分,一定要多加总结结构规律,致力于理解结构稳定性背后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举一反三。电子结构,空间位阻等等影响因素要全面分析。晶体结构要打好立体几何基础以及对对称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元素化学部分的记忆,我倒是基本没费什么大力气。格林伍德也仅仅是大略过过一遍。我主要是看各种大学课本,算起来应该是6本书,每本过了至少3遍。这里面我觉得讲的最全面的应该是蓝皮(虽然错误不少),这本书怎么也看过7遍以上(当然后面看一本书仅仅需要一个下午),这里推荐大家做完一套题目,如果发现对某个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太深入,进行现场复习,这样的效率比天天一遍一遍的过高得多。​​

🌸对于有机化学,大本绝对是一本好教材(当然对初学者貌似不太友善),在国内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书籍。用我学长的话来说:“你每次看大本都能发现新的东西。”也就是“温故而知新”,有机化学注重积累,在各种有机反应中总结反应规律,对化合物反应性的分析要全面而透彻,轨道、空间位阻、构型构象,溶剂影响……诸此种种,都是在做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的最后,是对题目的筛选,前面的森已经说过有些屑题难题不要死抠的问题,我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什么题目该什么时间做是很重要的,比如不要在大考之前做一些比较偏的题目,最好做一些略高于考试难度,考点到位的卷子。这样有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这两年的竞赛历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有幸成为了他们竞赛历程的见证人,这其中或喜或悲,或圆满或遗憾,在我看来都是一段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记忆。“每个竞赛生都是人间宝藏。”我对这句话一直深信不疑。希望大家可以享受这段珍贵的时光,在各自的终点闪闪发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