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年的国初考试仅剩两个月了,现阶段大家都已经进入到了紧张的冲刺备考阶段,但是越是临近考试,同学们似乎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为此,阿光老师分析了2013-2017年的国初考题,总结了近5年的化学竞赛国初高频考点。
为什么是从2013年开始?这是因为,2013年化学竞赛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参与规模,出题方面强调“回归基础,降低难度”。所以,2013作为一个分水岭,出题风格和重点较之以前有很大转变。
化学竞赛国初考试包含三大知识模块,化学基本原理、无机元素与结构、基础有机化学。下面我将分别分析这三大知识模块涉及到的高频考点。化学竞赛目标省队或者是国集应该怎么学?
化学基本原理
1、方程式配平
每年考,要么原子守恒,要么(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如果失分请撞豆腐……
2、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成键
每年考,主要考基础的分子对称性知识和VSEPR理论。成键理论主要考VB;MO仅限于双原子分子算键级。
3、化学平衡
同样每年考。偏简单的计算题。常常顺便把定量分析的计算一起考了(氧化还原>酸碱>配位),剩下热力学考了3次,电化学2次,化学动力学基础1次。
无机元素与结构基础
1、元素知识
首先明确一下,许多题披着元素的外衣但其实用以上“化学基本原理”涉及的知识可以推出来,而不需要用到关于某一元素的常识性知识,比如这个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和在此价态下的常表现出的氧化还原性等反应性,这种就不算元素题。
(例如17年国初第一题那个Ni2B,这个方程式的正确配平不需要任何关于Ni或B的元素知识,虽然有机ZCHEM210讲催化氢化时我们提到过这个试剂……)
真正需要元素知识的集中在主族元素和第一过渡周期的过渡金属+Ag和Au。其中主族元素又以VA-VIIA考得最频繁。
但这倒不是说其它主族不重要。比如涉及到B的题,通常会归到成键和分子对称性的考点,而并不需要记背住关于B的具体元素知识。
2、配位化学
几乎每年都考(2014年只考了配位数的概念,勉强算是考了),考察频率由高到低的具体考点包括: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综合运用对称性、VB理论和异构)>价层电子排布(综合运用VB、晶体场理论)>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3、晶体结构
每年都考,基本概念要过关,例如“晶体的类型”、“晶胞”、“堆积与填隙模型”。剩下的,就是非化学理科素养啦~诸如看图+空间想象+立体几何。同学们在做题中体会吧~
基础有机化学
1、有机基础知识
分成三部分:命名、有机立体化学和其它基本概念。
(1)命名只考了根据名字写结构,而不要求给结构写名字,简单了很多,基本算送分题。
(2)立体化学是高频考点,单独考的,五年内就有2次了,(如果算上考反应机理里的构像和构型问题,可以算几乎年年在考)。主要考绝对构型、旋光性的判定和异构。
(3)基本概念主要涉及:酸碱(含亲核、亲电的概念)、位阻效应、诱导效应、共轭、超共轭、共振论、芳香性。这些概念渗透到了对有机反应的正确理解,很难分别统计考察次数,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建议不管怎样都要正确扎实的掌握。
2、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包括羰基或类羰基(如亚胺)的亲核加成和涉及活化其α-H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aldol反应和其各种变种。近五年都考了(尤其2016和2017),分值还很重。
3、亲核取代
也是连续五年都考了,虽然分值没有羰基类的反应重,但也是核心基础反应。包括分子内亲核取代和芳环的亲核取代。
4、加成反应
2013-2015都有显著分值在考察加成反应。主要考烯烃的加成。
5、合成高分子
2014、2015和2017年都考了高分子的合成,合成反应的两大类(加聚和缩聚)都考过。加聚大三种机理(阳离子、阴离子和自由基)考了阳离子聚合。
6、其它近五年的中频考点:
消除反应(E2/Hofmann消除)、C+重排/C+的稳定性、1H NMR(判断H的化学环境是否相同)
现在大多数省份的暑假已经开始,国初考试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对于化竞党来说,暑假的时间是系统学习、快速提分的关键时期。
质心教研组在暑假期间为想要稳保省一、冲击省队的同学们开设了化学竞赛夏令营,连续15天每天6小时,为同学们将更加系统地详细讲解国初覆盖的所有考点,在有限的宝贵时间里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