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做不出这套模拟题的都是假化竞生 | Day 6

0

我们都知道,国初考试是所有化竞生们必经的一场重要考试。昨日,质心化学营的小伙伴们也迎来了国初的渡劫测试,然后,“渡劫”失败了。。。

今天,我们请质心化学葛睿老师,分析下这次考试中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在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又应该如何解决。

质心化学葛睿老师

葛睿老师高中毕业于竞赛强校四川省绵阳中学,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选拔进四川省队,并在2010年的化学竞赛冬令营中取得了全国金牌,理论成绩全国前五,并因此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毕业后继续在本院攻读硕士学位。

本次试卷总体难度略高于国初,但考察的知识点基本在国初范围内,题目的综合度较高,对于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程度要求较高。通过此次考试,希望同学们能提高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的能力,以及耐心、细致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次试卷中关于热力学计算、溶液平衡,以及相当比重的有机化学试题和综合题,都是易拿分的题。较难点在于结构化学、对成键的理解、晶体结构、对金属催化循环反应的了解和综合运用、以及在经过N道题折磨之后的一道难度中上的有机化学推断题。

通过阅卷发现三点问题,值得同学们注意:

1、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有些断层。

有些学生方程式、普通化学原理的计算,晶体结构等做的比较好,有机就很糟,另一些学生有机能拿到不错的分数,但是写无机化学方程式、晶体结构等概念就几乎是混乱的。

2、送分题拿不到变成了“送命题”

本次试卷中设计的送分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没拿到分。

比如第二题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相关计算,其实就是套套一两个式子就能拿到分数,但是这道题在不少同学手里却变成了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做不对)的送命题。

缓冲溶液的计算是普化原理中酸碱平衡的最基础知识点,这里考的也直接简单粗暴,只要建立在公式pHbuffer=pKa + lgc(Base)/c(Acid)的基础上稍作分析就可以很容易的答对四道题。

2-1 稍加计算加入乙酸钠也就是公式里所对应的base的浓度可轻易求解

2-2、2-3是希望学生通过计算来感知缓冲溶液的缓冲效果,以及缓冲溶液的另一种配置方法

2-4 要拿到全分需要细致一点,需要考虑到换了一种酸对pH计算公式的两项的综合影响。

再比如第三题,其实是在普化原理部分就涉及到的最简单的热化学循环题。

这里我们给出了物质的热容和相变数据,不要求同学能够额外的记住公式,只希望同学们能通过简单热化学循环的建立来了解不同温度或不同的状态下的反应摩尔焓变的数值。大部分学生还是从概念上就不清晰,无从下手,只得到了很少的分数。

这两点充分反应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看似“掌握”的部分要么是流于表面,不扎实,要么就是非常不熟练。

希望同学们之后能及时查漏补缺,把空白的知识点补上,至少达到能看懂题能分析题的地步。

对于已经学过和掌握的知识一定要扎实的弄透彻并辅以较大量的习题(不一定是竞赛真题或模拟题)的练习,在能拿到分的题目上尽量不丢分。

3、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

在碰到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时就“怂”了,比如第六题,虽然以Buchward-Hartwig coupling作为题目载体,但题目都是基础知识的运用考察。(国初真题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

四个小问分别考察了命名、判断反应类型、对催化循环的基本理解以及金属有机反应中配合物的相关知识,有意思的是6-1-4,无论是16还是18电子,Pd的内层轨道都是满占据的,不存在单电子也就没有化合物存在顺磁性,可惜受到“这是考试题”的影响,同学们会普遍认为应该要选出一两个有顺磁性的化合物来,其实就是不够自信。

再比如第4题,看似是在考察学生们元素化学的背诵程度,虽然提前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确会加快做题进度,但其实题目中已经给了非常充足的信息,只要能在冗长的文字中找到关键信息,得到大部分分数还是不困难的。

“D2d点群”“交替排布”“键长相等且处于两种正常键之间”“跨环S-S的距离比单键长,但又比范德华半径和短不少”其实真的信息量已经爆炸了……

分析成键可能略难,但实际也没有用到高深的理论,就是对价电子数的分析,最后可以得到S与S的跨环作用是未成对电子之间的弱成键作用的结论。

除了这些知识性问题外,还有一些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但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需要格外注意以下3点:

1 书写工整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次改卷子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同学的卷面真的是一言难尽……找了很久才看清楚过程和结果在哪里,有些同学字写的过于小,这都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最终得分。字实在不好看的同学,好歹要写的整齐、整洁,不要乱涂乱画,让阅卷老师能清楚的看到你想说啥想表达啥。

2 表达准确

在化学竞赛考试中也存在论述类的题目,用于考察同学门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对于这样的题目,应当注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即要求同学应当使用最精炼的语言去做出解释,答案中给出核心的关键词,而不是简单描述现象却没有深刻分析;

言之有理,即要求同学们的答案是前后自洽的,要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让读者可以按照你的逻辑去接近真相。

3 注意挖掘题目中的信息

比如第6题刚才涉及的催化循环中,A与它的二聚体(dimer)是一个平衡的反应,而后半部分在考察副反应的时候大多同学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一有效信息,也就不可能答出题了。

比如大家几乎都没有推出来的第9题,题目的关键化合物是C(C6H5NO2),我们在化合物下面已经给出了它的命名:

大家可以不认识这是m-烟酸的英文名称,但好歹应该发现它是“acid”,根据题意C可以通过两种东西暴力氧化而来,带芳环的还能是酸,可不就只能是吡啶甲酸(烟酸)的某一种了吗……然而大多数人直接就认为C是硝基苯。

应试策略

这次的试卷中有部分题目是二选一(是/否?大于/小于?动力学/热力学?R/S?)如果实在不会,可以猜一个~没必要空着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