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能征服辣椒。结果吃到最后痛哭流涕、两败“菊”伤。第二天某个部位隐隐作痛……然而,又有谁能拒绝火锅的诱惑呢?
质心姐姐不禁想,有没有什么解辣的办法让大家能快乐地享受美味呢?强烈的第六感告诉我,运用化学的方法一定能成功解辣!
所以,质心姐姐决定好好研究下科学解辣的方法,让我们都能优雅地成为火锅桌上最坚挺的好汉。(说到辣,怎么能少得了以吃辣出名的川蜀人民呢?这个话题必须拉着王波老师一起。)
要想解辣,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导致我们感觉辣。
从化学角度分析,辣椒中的“辣味”是通过一系列含有N-香草基酰胺结构的辣椒素体现的,其中主要的一些结构如下:
这一类结构中,辣由香草基和酰胺共同作用体现,而取代基只会影响辣味的大小和风格,取代基越短,辣味越小。因此如果要让这些分子失去“辣味”,就需要破坏香草基或者酰胺结构。
而在这一结构中,相对容易断裂的键有四种:
酰胺的C-N键可以水解;
苄基胺的C-N键可以催化加氢;
醚的C-O键可以水解;
酚羟基可以和碱反应。
研究到这里,我真情实感的发现想要真正的解辣,果然还是得靠化学!轻轻松松一套科学拆解就能让辣椒素找不到归宿!
所以根据上述的四种反应,贴心的质心姐姐特别准备了以下方法,供大家选择:
科学方法
1.苄基胺的催化氢解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用钯为催化剂,催化氢气对苄基与杂原子(O, N, X等)键的加成,从而达到解辣的效果。
但是!这个反应需要用到钯催化剂(重金属中毒警告!!!)和氢气(爆炸警告!!!),如果大家为了解辣枉顾生命安全,那其实也……
2.醚的C-O键水解
第一种方法确实稍微有些难度,但是不要放弃,还可以将醚的C-O键水解掉,我们知道醚的C-O键水解条件非常剧烈,需要用强酸催化并加热,或者是强的Lewis酸就能进行反应。
只要同学们具有金刚不坏之身,可以抵抗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质心姐姐觉得这方法其实比上一种更有可行性(不是)。
3.酰胺的C-N键可以水解
接下来看第三种方法,试着把酰胺水解掉。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一瓶82年的乙醇,辅以浓度口感刚好的35%盐酸,运内功体内加热,就能让酰胺在强酸或者强碱催化下长时间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同时,这个方法运用得当还有机会成为一代武林高手!
当然,使用这个方法,部分人士最好多备一份解酒药,以绝后患。
4.酚羟基与碱反应
上面几种方法如果都不适合大家,那就只能采用“酸碱中和,天下太平”这种中庸之道了。
辣椒素虽然也被称为辣椒碱,但是里面的的氨基是酰胺中的氨基,并没有什么碱性,反而其中苯酚的羟基可以表现出一定的酸性,所以应该用碱中和。
因为苯酚的pKa大致是10,如果要把辣椒素的浓度降为十分之一,需要口腔内的pH达到11。
这个用NaOH就能实现,可以说非常简单了,想一想就能感受到一口下去,满嘴都是NaOH的刺激,除了买不到,NaOH真的没缺点。
除了NaOH,用浓的Na2CO3溶液也能使口腔内的pH达到11,但是我们的身体和这么浓的溶液亲密接触,先不说解辣效果如何,Na2CO3一定能让你感受到它似火的热情。
用化学拆家的方法解辣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刺激!不过科学拆家法虽好,可是在快乐地吃完火锅后,往往难以随手得到这些原材料。
贴心的质心姐姐给大家再备选几种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方法吧,暂时把辣椒素从口腔中带走,以达到让身体感觉已经解辣的迷惑行为。
生活方法
1.喝水
相信吃过麻辣火锅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不小心吃到辣椒籽辣到冒火时,有些人会选择拼命灌冰水。
但辣椒素是一个典型的有机分子,分子所含的水溶性基团非常少,因此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在热水中也仅能微量溶解。
实践证明,喝水不仅不能赶走辣椒素,还会带着辣椒素在嘴里旋转跳跃不停歇,让你从舌尖被辣,变成整个嘴被辣。
所以,根据辣椒素的这种特性,如果想要把辣椒素溶解,我们需要找其他的油溶性物质把它化解掉。
理论上,辣椒素可以溶解于洗洁精、食用油和纯酒精,很显然,这三种物质都是不建议直接入口的,所以我们又找到了以下几种:
2.豆奶
嗜辣如命的川蜀地区,很多火锅店必备饮品一定会有豆奶,这种经过川渝人民多年检验的解辣神器,自然有它持久的道理。
奶制品中富含酪蛋白、脂肪和淀粉,可以轻松把辣椒素包围,打包一起带走 。
这类含有油脂但是含量较低的物质,对解辣都比较有效,不喜欢豆奶的朋友,选择酸奶、牛奶、豆浆等都可以成功解辣。
3.冰激凌
当然,冰激凌作为富有脂肪、酪蛋白食品,不仅解辣效果绝佳,冰凉的口感还可以缓解吃辣带来的「灼烧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解辣冠军!就让我们一起吃雪糕配火锅肥宅快乐到天涯吧!
虽然豆奶冰激凌能成功解辣,不过质心姐姐觉得这种方法实在是太弱了,一点都不化学!作为化学的忠实粉丝,质心姐姐当然是坚定的选择硬核的科学拆家法!
我正式宣布:这辈子我和化学锁了!
但是质心姐姐还是要提醒大家,吃辣一时爽!为了第二天的幸福,还是要稍微克制下,毕竟吃进去的辣椒还是要拉出来的。